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
编辑:信阳楼市网
2011年10月27日22:28
来源:河南统计网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狠抓事关全局的“八项关键举措”,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取得积极成效。但今后一个时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应对。
一、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70.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10%以上。
(一)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工业生产稳中有快
1.秋粮有望再获丰收,畜牧业良好发展。秋粮生产尽管受到前期干旱、后期阴雨的不良天气条件影响,但由于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安排部署早,措施得力,加上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约109万亩,秋粮有望继续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将连续六年超过一千亿斤。
生猪生产受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养殖效益好推动,规模养殖场比例不断增加,生猪生产情况稳定。前三季度,全省生猪存栏增长0.4%,猪肉产量增长1.6%。受成本上升及养殖周期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2.工业生产稳中加快。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9.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当月增速已连续10个月保持在16%以上,连续4个月在20%以上。
工业生产稳中加快,主要得益于产业集聚区这一载体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需求拉动强劲,新增产能扩张快,高成长性产业加速,同时要素保障总体上能够满足需求。一是产业集聚区支撑作用增强。1-9月,全省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9.3个百分点。二是新增产能扩张。到9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比增加866家,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0%,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1个百分点。三是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加速,传统产业低位回升。1-9月,全省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增长24.9%,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8.7%,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3.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分别增长46.5%、105.0%和26.3%。1-9月,全省四大传统产业增长13.9%,较上半年加快1.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四是要素保障有力。1-9月,全省发电量增长13.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1-9月,全省货运量增长18.8%,保持与工业增速基本同步,较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
(二)需求增长平稳,支撑力较强
1.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16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47.03亿元,增长32.1%。
全省投资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行得益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得益于“八项关键举措”的强力实施。一是大招商效应持续显现。1-9月,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7.9亿美元,增速为56.1%,较上半年加快14.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012.8亿,增长48.5%,比上半年加快8.4个百分点。二是大项目带动作用强。1-9月,全省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4601个,同比增加2252个,投资规模增长95.6%。完成投资增长104.9%。三是民间投资增长贡献率继续提高。1-9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长29.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4个百分点,占投资的比重为78.5%,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0.3%,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2.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8.0%,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良好增长。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3.7%和32.2%,增幅同比分别提高17.4个和4.3个百分点;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4.9%、33.4%,增速同比分别提高4.9个、2.3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39.8%,比上年同期提高9.6个百分点。
3. 开放带动成效持续强劲显现。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20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9%,比上半年加快1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9.2亿美元,增长61.1%,较上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进口88.1亿美元,增长75.4%,较上半年加快18.8个百分点。
(三)经济结构持续改善,转型升级继续加快
从工业看,一是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比重继续上升。1-9月,全省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4.4%,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明显加快。1-9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9%,增速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突破4%,达4.4%,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三是六大高载能行业比重明显下降。1-9月,全省六大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1.6%,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从投资看,一是产业集聚区集聚作用继续增强。前三季度,全省产业集聚区投资占全省投资的43.1%,较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省基础设施投资的39.9%,工业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的57.9%,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全省亿元以上项目投资的63.7%。二是制造业投资比重继续上升。前三季度,全省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2.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7.0%,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三是投资进一步向六大高成长性行业倾斜。前三季度,全省六大高成长性行业投资增长37.9%,高于工业投资1.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00.8%,电子信息业投资增长179.6%,轻工行业投资增长42.0%。四是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1-9月,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4.5%。其中,信息化学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98.2%,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74.0%。
(四)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民生改善步伐继续加快
1、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一是运行质量稳步提高。1-8月,反映全省工业经济盈利能力的总资产贡献率为24.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反映资金利用效率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19次/年,同比加快0.34次/年;反映经营风险的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55.8%,同比优化1.4个百分点;反映投入产出效果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9.1%,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反映产销衔接水平的产品销售率为98.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第2位。二是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继续小幅扩大。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46%,降幅较一季度和上半年扩大1.19和0.74个百分点。三是效益较好。1-9月,全省财政总收入增长25.7%,增速同比加快5.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7%,同比加快2.9个百分点。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433.34亿元,增长38%;实现利税3667.74亿元,增长34.6%。
2.民生改善力度继续加大。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支出1760.2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4.2%。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0.49元,增长13.8%,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99.54元,增长21.6%,同比提高10.0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持续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这表明,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正确积极有效的。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年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长期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很突出,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极其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经济运行中一些隐患有可能进一步强化,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市场、用工、经营成本约束在强化,我省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压力在增大。今年以来,受资金、用工、土地、环保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行业和企业经营压力加重。从市场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困难重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市场约束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在不断强化。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9.4,在连续六个季度位于130以上后,三季度回落至130以下。其中,大、中、小型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38.2、129.7和119.1,比二季度回落3.8、3.6和0.7点。尤其是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6个季度位于行业最低,三季度跌破临界值,降至99.9,环比回落7.6点,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明显不足。1-9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1%,增速比今年上半年和1-8月分别回落4.1个和0.2个百分点。从资金看,今年以来,央行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企业融资难度,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额同比少增422.9亿元。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民间借贷成本大幅上升,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息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3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利息支出增长53.4%,增幅比去年同期攀升26.9个百分点。从用工看,最低工资标准普遍上调,增加了企业的工资开支。不仅如此,我省企业需求较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和服务业
——共 [1] 页——
关键字:信阳楼市、信阳房地产、信阳房产、信阳地产、信阳房价、信阳新楼盘、信阳房地产市场行情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18639005110)